阅读理解主观题分四步走:
1、 读题
2、 找信息,在原文划出
3、 整理语言
4、 答题
主观题回答要点要求踩分,因此采取多要点的答题策略,格式按照opinion+fact。归纳好不同类型的主观题回答技巧,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篇章结构,把握好文章主旨大意,理解人物性格,分析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也是对学生高阶思维的一个考察。
我想,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不断地训练学生学会多思考,思维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把握好大方向,也就是把握好了整篇文章!
孙老师分享了很多扎实的答题策略,分析细致,干货满满。孙老师虽然分享的是中考的考试技巧,看起来离我任教的初一非常远。但是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很多技巧任何一个年级段都适用。逻辑关系的梳理,上下文联系,审题技巧,选项分析,观察写作意图,总结作者观点,可以在低年级段慢慢渗透。初一的基础非常重要,特别是词汇这一块。初三复习时单词很多,词汇表二中的单词很多在初一初二的课堂或者练习中出现。在适当的时候,适时教导中考的拓展词汇单词,做好巩固,在之后复现的时候,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词汇会更扎实。
听了孙老师的关于中考试题看中考英语复习的视频后,我有以下的一些反思。
首先孙老师从完型的命题角度出发,讲解了如何复习应对完型。孙老师从以下几点出发,解析了完型。
1. 在文本中一定存在逻辑线索。直接线索:词,主要有名词和介词。简介线索:段,一般为,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等…。 整篇的推断并不多。
2.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主题意义,人物性格,观点态度。这几点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所以在做完型时,应该首先注意,抓住故事的主题意义。其次,抓住文本作者或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态度,观点等。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完型是基于,对篇章的理解,所以我们应该去获取关键线索,利用段落推理,全文推理。
而关于阅读理解,孙老师做了以下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阅读所考察的技能是哪些。主要为,理解主旨,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理解文章的机构,和作者的意图和态度。A/B篇一般都可以较直接获取相关信息,通过阅读感知,语言转换,重新组织,简单归纳或推理等方式获取信息,注重阅读技巧运用。而关于阅读,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做题技巧。第一,审题,先看题干,再看选项,再定位,最后确定答案。第二,对照选项和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概括推断。这两部决定了阅读理解能否做准确,选项分析是否能分析清楚,这是做题关键。所以,做题时,要有全文观。从主题意义,主要观点,文本大意,文本结构,段落大意,作者态度,心理活动。
另外,学生需要掌握句型,尤其是复合句。比如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表语从句,主语从句等。从而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分析,并得出答案。
一、完型填空
1. 表二词汇多,在选项中也会出现很多。
2. 完型每个答案都可以在文中找到线索。大部分在上文,小部分在下文。
3. 答题策略:词(直接线索)、句、段、篇(间接线索)。关注主题意义,人物性格,观点态度。抓住故事主题意义,抓住文本作者或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态度、观点等;基于全文阅读理解,获取关键线索,利用段落推断,全文推断。
二、阅读理解
1. 要掌握阅读考查的六种技能。学会分析、转换、重组、概括、推断。
2. 答题过程:
审题:题干+选项, 涉及内容、条件分析、选项侧重
定位:题目所在处、标注题目序号
对照:对比分析、意思对比、判断概括
确定:核对,意思对比、分析推断、概括总结
要细心审题,思维严密,理解准确。
3. 主观问答题:理解题意,给出完整,合理的答案,依据充分,逻辑严密
读题、找信息、整理语言、答题
全文阅读、理解抓住文章的主题意义、参考前面的选择题,逐段分析、归纳、推断
基于文本主题意义,重视全文观:Opinion+facts
在平时教学中阅读后可以多问问,坚持训练。重视主题意义,结构,概括大意
主旨大意、标题、段落大意、文本结构、写作意图、作者观点
三、写作
1. 审题:文体、主题、要点(写作内容,罗列要点、先后顺序、逻辑关系、时态、人称、读者意图)
2. 语言方面要符合文本特点、表达得体、准确、简洁。行文要流畅,语言要丰富。
今天看了孙老师的中考英语复习应考指导视频,我的感想如下:
1. 答题的技巧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中考距离七年级学生还有点遥远,但是做题目的思路,和答题的形式,都应该从七年级开始就培养,让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虽然平时我有让学生在做阅读题目的时候,在文中找出线索和证据,但是我在讲解试卷的时候并没有强调这一点。我应该要强制让学生在文中划出线索,并且鼓励优秀的学生找出其他选项的错误原因,也在文中找出线索,做好双保险,提高他们答题的正确率,提升检查试卷的速度。
2. 班级里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容易通过自己主观判断选择答案,这是非常不稳定的,并且很容易出错。做阅读题就该从文章中找线索,所有的题目答案都可以从文中通过分析,转换,重组等方法找出来,一切都要基于原文,客观回答,而不是主观臆断。我平时在讲解分析试卷的时候也要强调这一点。
3. 不仅要仔细阅读文章,仔细阅读题目,也要仔细阅读分析选项,有时候甚至我自己做题目的时候看到一个对的,直接就选了,也不看其他选项为什么错,也是很不好的做题方式,我要先从自己开始改变,再引导学生这样去做。
4. 问答题我还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方式,只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要点,应该要按照读题,找信息,整理语言和答题这样的顺序一步一步带着学生去做,尤其是找出要点和整理语言这两块学生做的是比较差的。我应该要通过学生的答案反思,如何引导学生去做。
5. 我觉得自己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局限于对某一篇的阅读或者某一道题目上,更注重于理解。应该更要有大局观,指导学生答题的方式,这样不管做什么题目,碰到什么阅读,学生们都能做得更好!
完型填空:
1.词汇表二的单词非常重要
以2018年温州中考卷为例,在完型和单选的选项中,增加了不少的词汇表表二中的单词。那么说明表二的单词不仅出现在阅读的文本中,更出现在选项中,那么说明,熟记表二的单词非常重要。
2.完型填空的每一个空的选择,文章中都会有线索;这也需要我们告诉学生,在文本当中一定存在着一定的逻辑线索。如果哪个空格没有找到线索,那么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那么这些线索有哪些?直接线索,推断线索;其中直接线索是比较简单的,推断线索可以分为从词,句,段去推断。其中最难的是从篇章去推断,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主题意义,人物性格,文章作者或者主人公的观点态度。
阅读理解:
中考英语考察学生的六种技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句子、指代关系;4.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书面表达:
审题非常重要: 审文体,审话题主题,审写作内容(罗列要点、先后顺序、逻辑关系);审时态,人称,审读者和意图(这篇文章写给谁看的,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决定了这篇文章用怎么样的语气来写)
本次启航工程主题为孙广趁老师的关于从中考试题看中考复习应考的视频。以下是我观看完视频以后的一些反思。
首先是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的文章都是存在着线索,我们可以从词-句-段-篇的顺序查找线索,比如说词语一般都是直接线索,段落都是推断线索等。第二个是阅读理解,初中阶段阅读重点考察的技能主要为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句子和指代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而阅读理解的答题过程主要是审题-定位-对照和确定。其中主观题一直是初中中考的一个难点,在这次视频当中孙老师也提到,主观题的大题过程可以读题(包括理出要点,严密分析)-找信息(划出信息,合理达意和要点完整)-整理语言-答题。此外,孙老师还给了一些建议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比如说,我们在阅读之后可以多提问why(purpose,opinions),how(passage,structures和what(type,details)。最后是关于写作文,首先学生们需要了解一篇文章的采分点是怎么样的,其次关于词句的运用,在视频当中孙老师提到,我们需要巧妙地运用不同类型的复合句结构,以及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句式。有逻辑性地使用短语结构以及平时可以多去积累一些万能好句结构。而我们平时可以通过整体(通过话题系统整理好词,好句,好段),修改(根据中考要求反复修改),练笔等方式进行积累
完形填空:
l 逻辑线索(直接线索,推断线索)——完型填空一定会有线索,大部分的线索会在前面出现,很少有个别选项会在后面出现线索。
l 整体阅读一定要注意三点:主题意义/人物性格变化/作者的观点态度
l 一定要抓住故事主题意义
阅读理解:
l 中考考察的六种技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图文转换)
3.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句子
4. 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例:2018年阅读理解A——需要图文转换,有时候一个选项需要结合2个信息共同提炼得出。
AB篇一般都可以比较直观获取相关信息,通过阅读感知/语言转换/重新组织/简单归纳或推断等方式获取信息,注重阅读技巧的运用。
l 解题过程:
l 审题——定位——对照——确定
题干+选项,注意每个选项的侧重点,条件分析,不同点再哪里?
定位要注意在文章里标上序号。
对照的时候要注意对比文章和选项,意思表达是否一样?这是重点。
正确的选项要找到证据,但是其余的选项错在哪里一定要找到证据,这样可以提高准确率。还可以检查自己的选项正确与否。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
阅读一切基于文本,切忌自己想象。
阅读理解中“回答问题”评分标准:
l 答题技巧:opinion+facts
分数当 给分标准——5:完整合理,依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水平高
4:理解题意,较完整/合理
l 思维:读题——找信息——整理语言——答题
理出要点,严密分析;划出信息,合理达意,要点完整。
整理语言:归纳要点,准确表达,逻辑思维,高级语言。(时态/人称/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注意的点:
l 全文阅读/理解
l 抓住文章主题意义
l 参考前面的选择题(题干和选项)
l 逐段分析/归纳/推断
l 逐句分析/推断
主旨大意/标题/段落大意/文本结构/写作意图/作者观点
书面表达:
满分当:准确理解写作任务;文本畅度符合要求,结构规范,逻辑严密。
审题:文体-主题-要点-时态-人称-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