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次新冠疫情,每位老师都成了主播,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教师要培养怎么样的学生,我们的社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对于我们的教师的能力还要怎样的变化与发展。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上的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这三类。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化解这些难点。
一、理解性难点及其化解
七年级区域地理的教学要突出时空感知素养的培育,掌握区域认知的基本方法,运用系统思维分析认识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学生遇到的理解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原理等内容,比如说等高线的制作原理,季风的成因,地形雨等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说明事实材料的过于概略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因此,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教学中多运用图示解答、演示实验、联系生活、形象记忆等方法。在此推荐匠心地理,地理520,以及B站,他们有大量的视频供我们挑选。
其次,初中地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知晓不同类型的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手脑并用,把听、看、动手、记忆结合在一起,做到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有机统一”,填图训练和绘图指导。在此推荐,谷歌地球,地图帝两个网站。谷歌地球,可以调换不同的背景图层,有卫星图,地形图,如果学校网站可以支持,还可以进行在线教学,如七年级上册的华盛顿这座城市的城市规划布局问题。再者,地理教学还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图表信息,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比较权威的数据呢?在此推荐政府网,国家统计局,基本国情里面,有许多的可视化资源。
二、记忆性难点及其处理
《道德与法治》涉及心理健康、道德、法律、中国国情等内容,《历史与社会》包含地理、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当代国际概括等内容,相当于整个高中文综的范围,但学习内容上学生无法建立起知识点有效的内在逻辑。教学中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理清各个知识点间的从属关系,把同类或相关知识归纳整理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可帮助学生实现整体记忆而提高记忆效果。希沃白板5,幕布app等都是很好的思维导图软件,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对于教师备课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社会学科知识量也是非常大的,包含了许多细小的概念,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成绩,而且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中思维导图应用可以 突破传统课程知识需要记录大量的文字信息的缺陷。突破思维导图在大脑潜能开发方面除了线性思维,逻辑关系,词汇、数字等的局限性,强化开发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韵律、节奏等。对大脑的潜能的开发起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运用性难点及其突破
运用性难点多存在于用地图和运用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我们应讲究应用障碍的针对性,要力求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甚至实物或模型,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一些基本的生活体验,把这些内容都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比如说《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可以从微信小程序看怎么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或者在人民政府网上体验“我向总理说句话”,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民主生活就在身边。
最后我想说,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出面向未来发展的学生。此外,我认为除了信息化教学方式外,还应该强化智慧课堂管理,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水平,提升信息素养,真正发挥智慧课堂效益,促进优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