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读书笔记陈妙娟

发布人:陈妙娟 发布时间:2020-06-28 浏览次数:

浅谈初中科学和技术的整合

陈妙娟

教育改革呼唤科学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提升教学、教研的有效性。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介入学科教学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教师利用新技术预设的教学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唤醒他们的情感;信息技术介入科学学科教学使一些难以实现的实验得以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上展示;互联网的普及更为教学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等等。但由于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何融合把握不当,导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依然是两张皮,使各种电教设备处于低效的状态;教师们在制作动画课件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教师没有精力分配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上来;部分学生在教师运用网络教学时违反纪律浏览无关网页等等。

那如何教育云与科学教与学有效融合,使新技术在教与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备课找准整合点

(1)资源共享教育云为教师推荐了海量的备课、授课资源,各种素材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这就很好地解决了过去教师在茫茫网海搜索教学资源而不得的窘况,既节约了人力、物力也节约了时间。如在《光的反射》一课的备课过程中,我就直接从教育云平台下载了某物理教师上传的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的表格。这位教师出身于物理专业,无论是物理专业语言还是表格的制作水准都比较高,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时可以直接使用这个表格。这不仅节约了我制作表格的时间,还使这个知识点的教授更加准确有效。

(2)即时编辑存储教育云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备课模块,教师可以直接在教育云平台创建备课课件包,而且教师还可以在线编辑、修改教学资源,并实现了实时存储,备课非常便捷,避免了以往带着笔记本、CD光盘、移动硬盘等穿梭在教室与办公室之间。

(3)发挥比较优势备课时要确定哪些教学内容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要根据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比较优势来做出决定。有些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就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就不应该使用信息技术。比如在介绍“太阳属于自然光源”、“电灯属于人造光源”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完全可以口头表述,而不需要利用云终端设备呈现图画及文字资料。而在教授“光的反射规律”需要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云终端设备发送模拟实验的视频资源以使学生掌握反射规律。

二、.授课找准整合点

(1)接受性的知识对于接受性的知识可以直接播放备课时搜集到的或自己编制的教学内容比较清晰的视频,以减少其他因素干扰,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探究性的问题对于需要通过学生协作并通过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进行学习。教师运用此法进行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对全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而对学生有效的分层、分组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上的。在做评估时,教师面对的其实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教师可以利用教育云平台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对学生进行排序,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特长生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发挥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优势,提高学生们合作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品质。

三、.作业检测找准整合点教师如果想检测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云终端设备给学生发送易不同的作业;如果教师想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难度和作业量,教师可以根据云终端收集的数据对学生做出倾向性判断和评价。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和全面。总之,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在备课、授课以及教学效果的检测方面,信息技术都发挥积极了的作用。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找准整合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