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备课组会议由严祎程老师代表发言,主要对八年级上册的教材进行了分析,以《音诗音画》为例: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求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并自信的表演。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诗音画”这一概念,并能了解鲍罗丁、穆索尔斯基两个音乐人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难点】学生创编、表演《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哑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间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组织学生进教师,并坐成“U”形。直接导入:刚才大家进教室时所听到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欣赏的一首外国作品,下面我们来完整聆听一边。
(二)新课教授
1.完整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设疑:
(1)音乐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可以给音乐取怎样的名字?
2.解决设疑,总结问题。
3.介绍歌曲,分别复听两个主题,根据两主题的音乐流动,描绘其画面。
刚才大家从简笔画中看到了马队、和骆驼等,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能模仿一下这种声音吗?
4.分组表现主题
5.用钢琴伴奏,用“lu”哼唱第一主题。
6.用钢琴伴奏,用“la”哼唱第二主题。
7.分三个小组,第一组唱第一主题、第二组唱第二主题,第三组表现马蹄声和驼铃声,一起合作表演。
(三)深入探究
师:把描写自然景物等描绘性的交响诗称“音画”,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画展。(多媒体展示三幅画)
1.完整播放《图画展览会》(书本上的三个主题)
提问:另你印象最深的音乐能哼唱出来吗?
2.师哼唱漫步主题,并做漫步欣赏的动作。
3.步主题播放,要求个别学生表演主题。
4.分别播放三个主题,要求聆听并思考以下表格。
(四)拓展延伸
1.再次复听《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根据音画,分组讨论、创编哑剧
2.分组表演哑剧
(五)教师小结
点题:“音诗音画”,师:大家的表演非常精彩,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音诗音画”这一题材的音乐。下节课内容为《嘎达梅林》
五、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宽广的领域中创造性潜能,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打开心灵去完整欣赏音乐,让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从而更深入的了解音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