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工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21.11.17 | 周次 | 12 |
班级 | 七(16)、(17)、(18) | 学科 | 中国历史 |
开课教师 | 章思思 | 课题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 |
开课老师反思: 这节课的上课目标放在解决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影响。所以围绕着解决这个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课。这节课的第一部分,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衔接汉初时期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们理解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问题集中在诸侯实力强大,地方豪强猖狂;经济大权掌握在富商大贾的手中;思想文化不统一;军事上出现匈奴扰边的现象,并且进行分类得出内忧外患的结论。针对这些问题,通过阅读书本和材料分析得出汉武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影响。这样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对应。最后由于时间原因,这节课本来的落脚点应该是放在人物评价上,针对人物评价的练习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史论结合。
| |||
听课老师反思: 1. 郑葱燕 章思思老师把解决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影响,作为这节课的重要内容。导入环节,章老师帮助学生回忆汉高祖刘邦到文景之治的内容,衔接汉初时期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们理解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问题集中在诸侯实力强大,地方豪强猖狂;经济大权掌握在富商大贾的手中;思想文化不统一;军事上出现匈奴扰边的现象,并且进行分类得出内忧外患的结论。针对这些问题,通过阅读书本和材料分析得出汉武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影响。思思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方法指导与学习,将课前的预习工作,与课后的重点知识背诵。亮点是针对推恩令的形象化解释,深入体会汉武帝的政治智慧!七年级学生对于文言文能力的要求不高,但是章老师会提问学生个别关键字词的理解,这是在之后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2. 陈自然 章老师的这节课目标明确,重难点针对性突破,解决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贯穿了主线,非常清晰明了,加上ppt上的特殊年代标志,更有助于学生清晰认知教学环节和进度。面对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不好的问题,进行了课堂教学方法指导,非常有利于小初衔接,帮助学生适应初中课堂。 3. 林城妤 章思思老师把解决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影响,作为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整堂课衔接非常流畅,讲清了来龙去脉。我自己上这堂课是一问题、一影响在讲,问题并不突出,衔接并不是很流畅。之后,我将在这一块内容上,要多思考如何将各个知识点衔接得更加流畅。
4、林彬彬 章思思老师讲述的汉武帝课堂,整体结构完整,大量的史料说明汉初的社会情况,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理解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的重要性和针对性。PPT里还专门添加了年代标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课堂的点睛之处,在于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整堂课主线明了,学生参与度很高,老师上课也很流畅,值得我们学习。 5.熊佳惠:章思思老师的课堂是非常扎实沉稳的。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类的史料不久,因此在阅读理解上有障碍。因此你在思思的课堂上,你会看到她在仔细的将阅读史料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又因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教学接触不久,所以你在思思的课堂上会看到设计结构完整,过渡流畅的历史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个清晰的思路和顺滑的思考过程。我自己作为青年教师听思思的课,同样收获颇丰。 6.陈蕾如:思思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在一开始就呈现学习目标,通过盛世危机引出当时汉武帝面临的问题诸侯实力强大,地方豪强猖狂;经济大权掌握在富商大贾的手中;思想文化不统一;军事上出现匈奴扰边的现象,并且进行分类得出内忧外患的结论。从问题引出解决措施,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措施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7.翁怡琪:章思思老师的《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整节课脉络清晰,详略得当。在上课伊始虽然选用大量的史料让学生阅读,但思思老师在引导中教给了学生很多有用且关键的方法,所以学生并不难从史料中得出相关知识点。从而培养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能力。整节课关于中央集权这一概念展开了原因、措施和影响的教授,并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增加了年代尺的设计,学生对这一段时间里繁杂的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记忆。 8.邓捷予:章老师的课堂内容丰富,通过于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历史史料解读的能力,重点解决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教学顺畅,并通过图示、年代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大量的史料也拓宽了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马凯斯:在课堂开头,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课主要围绕背景、措施、影响三个大方面。在课堂教授环节,小章所用的史料比较多,她一步步引导学生读懂史料、分析史料,对于学生史料分析、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比较大。在讲完汉武帝之后,小章还将秦始皇、汉武帝放在一起比较,既有措施上的不同,又有共性,他们确立、巩固了”大一统“。
林婕:本节课以词句中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并列,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汉武帝。再以序列尺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四个方面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背景进行分析,引出当时的危机四伏。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自主整理归纳针对这些危机汉武帝提出来了哪些解决措施。在学生做完这些较为简单的任务之后,教师通过多种材料帮助学生对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细节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理解。再以表格的形式,对危机和措施一一对应,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能较为明细。最后,通过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各项措施,从而和本节课的开头实现呼应,将课与课之间建立一定的关联,同时也能很好的把握住本单元中的这两个重点人物。
陈钰华:由章思思老师执教的《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内容充实且脉络清楚,在课堂教学前思思老师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清晰的定位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有目的性的学习,更好的落实课堂实效性。此外在本节课中思思老师充分的考虑到了学情,学生对于刚接触的历史还未形成有效的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思思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如何分析利用材料,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系能力,值得借鉴。课堂最后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有利于学生形成秦汉时期的完整认识。
| |||
教研组长 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