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校区第十三周美术组备课组活动

发布人:胡明洁 李聪颖 发布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

苗族服饰的特点

胡明洁

在各民族服饰中,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也由此被誉为最美的少数民族服饰之一,至今仍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苗族信奉万物有灵,把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认为人也能创造出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拥有自然才有的外在力量,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意识。

至今,苗族把对天地以及组成天地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的自然崇拜仍然一一体现在妇女刺绣及蜡染作品上。

一、蝴蝶纹

苗族服饰图案之蝴蝶纹

在苗族蜡染中,姿态各异的蝴蝶图案,是蜡染艺人们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而苗族人苗族对蝴蝶的崇拜,由来已久。我国古史传说认为,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活跃于中原地区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

苗族服饰图案之蝴蝶纹所以说,苗族的蝴蝶崇拜功不可没。

二、鸟纹

苗族服饰图案之鸟纹

鸟纹也同蝴蝶纹一样,是苗族蜡染中永恒的创作主题之一,另外,鸟还有祖先崇拜的意蕴。丹寨苗族也自称嘎闹”(苗语意译为源于鸟图腾部落”),系远古蚩尤部落中以鸟为图腾的羽族后裔。

苗族服饰图案之鸟纹 

三、鱼纹

苗族服饰图案之鱼纹

苗族服饰图案之鱼身飞鸟在苗人看来,鸟是男根的象征,鱼是女阴的象征,所以鱼鸟的复合体则代表了夫妻恩爱,多子多福还有长着鱼身的蝴蝶妈妈,长着鱼身的龙,则是借助鱼的极强繁殖力来寓意种族的繁荣、昌盛。

四、龙纹

苗族服饰图案之龙纹

在苗族蜡染艺人眼中,龙是一切最漂亮、最神气、最有本事、最富有的事物的象征总称,它的形状是憨态可掬的。相传龙还与苗族祖先姜央及其他动物是兄弟,同为蝴蝶妈妈所生养。

苗族服饰图案之龙纹

故蜡染中的苗龙处处表现出与人、生灵的友好、平等、和谐,充满了人性,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在蜡染图案中多见龙纹的四周还配有多种植物,体现出龙与自然的相安、平和及依随,充满了生活化的乡气息。

苗族服饰图案之龙纹

五、花草纹、几何纹


苗族服饰图案之几何纹

苗族服饰图案的最初目的是求美。传说母系氏族社会时,一男子因不能引起姑娘的青睐而苦恼,受求偶锦鸡的启示,便穿上用百鸟彩羽缝制而成的衣裳,敞开金亮的歌喉,终于赢得姑娘的芳心(杨昌国的《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百鸟衣


苗族居然成功地用它生动地记叙了艰辛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替代文字语言功用,发挥出图画文字 文化价值的显著例证。(杨昌国的《苗族服饰》)自然,作为人生社会的对立面或补充物,最容易引人进入这种审美境界,并诱发审美解悟。这是因为,外在形态的自然,无论在显示生命活力和生气灌注方面,还是在万象纷呈之中表现出的特有和谐引人入胜方面,都能使人产生美感而进入遐想。苗族女性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的万物与色彩都是她们所需要的素材,应把它们穿在身上,形成一种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美。

苗族服饰中,无论是蝴蝶纹、鸟纹、鱼纹、花草纹,还是龙纹等等,都取自大自然,苗族人崇拜它们并把它们穿戴在身上,寄托着原始而又真挚的积极生命观,传达了一种万物有灵、万命同源、众生平等、和谐共处的理念

浪漫主义艺术

李聪颖

戈雅简介

作品赏析:《1808年5月2日》和《1808年5月3日》两幅油画,

我们先来看一下《1808年5月2日的起义》(EI 2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这幅画。拿破仑军队由从西班牙带来的奴隶兵和法国人混编而成,所以图中有些人包着头巾,手拿弯曲的半圆形刀,身着阿拉伯式衣服;还有些人则穿着法式军服。当时的马德里没有守护首都的军队,所以马德里市民只能徒手战斗,他们仅靠手上拿的刀、绳子和木棍与敌军奋勇作战。这天的市民起义是西班牙抗法独立战争的开端。地面上,法国军人和马德里市民倒在血泊中,而前排的马德里市民正在攻击马匹,用刀刺向奴隶兵,并试图将他们拽下马。

法军作为侵略者一方,不可能是英雄,那么马德里市民呢?最后排聚集的人就是正在反抗的市民,但他们没有一点儿英雄的模样,反而像是一群无知懵懂的群众。事实上,在这样混乱的时代,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的状态。那么穿着红色裤子,流着血从马上跌落的奴隶兵和刺向他的西班牙人呢?画中的奴隶兵已经血流成河,胳膊也无力地下垂着,仿佛已经死了,但是刺他的人却毫不知情,只是盲目而机械地用刀狠狠地刺着,从他愤怒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已然疯狂。戈雅画技精湛,仅用一个白点和一个黑点就完美地呈现出了他那发狂的眼神。

翌日,也就是53日凌晨,参加起义的马德里市民被法军处决。马德里市郊和市内到处都是肆无忌惮的行刑场面,戈雅画的《180853日夜枪杀起义者》便是这一场面。画中之人都濒临死亡,但是大家的表情和反应却各种各样。有祈祷的人,有因恐惧而瞪大双眼的人,有受挫般双手捂脸的人,还有张开双臂直面死亡的人。画中的法军虽然相貌模糊不清,但都穿着类似的衣服,做着同样的姿势。画家用这种方式表现出了枪决瞬间法军的惨无人道。站成一排的军人和张开双臂、做耶稣受难状的马德里市民之间点燃的灯笼照亮了那些将死之人。戈雅画中的男人从来不惧生死,能够直面死亡。

此画用色尖酸刻薄,一反其以前和谐的颜色。在西班牙艺术里,后者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两幅双连画被认为是这类悲剧性作品的巓峰之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